中国自古把熟读四书五经当作学问,而所谓的四书五经都是文史书集。哲学这个概念是近代才从西方传入的,而哲学乃是文史哲的总结和升华,可并称为文史哲。所谓的哲学概念,即是研究自然和社会的规律,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理论。虽然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早于中国数百年乃至于千年,学科细密,研究精深,各门学科都有专家大师。但不论什么天文地质、生物化学,学问做到头,万物归宗,都是研究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发展,也就是所谓的哲学。而中国自古就把文史哲看作学问,一部《易经》在数千年前就包含了天(自然)、地(社会)、人(人文)三界的哲学大道,不仅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,更是享誉世界的智慧宝典,以其历史弥新的智慧之光,渗透进天文历法、地理学、医学、人体科学、生命科学、行为学、数学、思维学、物理学、建筑学、军事学、文化、绘画和音乐等科学与艺术之中,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中的经典,哲学中的哲学,智慧中的智慧。我们的文化振兴,应该注重的是文史哲学问的普遍提高,踏踏实实的做好哲学这门功课,才是中国文化振兴的基础。
反观当下的中国文化之畸形发展,于中国文化振兴弊多于利,重理科、轻文科成了中国学科追求的主要方向,文史哲被普遍认为无用低贱的学科。其实,文史哲的功能是研究人和社会,特别是人的思想、精神和感情研究,乃是最深奥的学问,也是最高境界的科学。不懂得历史,不懂得哲学,不懂得文学,更不懂得人,就不可能成功的管理人和社会。作为国家领导人也好,还是企业管理者也好,乃至于处长、县长也好,缺乏历史和哲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,缺乏对人和社会的研究和理解,就算你口袋里装满了MBA或者博士学位证书,也不可能真正做好其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,中国大学开始模仿西方习惯,授予学生们硕士、博士学位,但恰恰忽略了西方更注重哲学理念的提高发展。西方大学里,最高的学位称之为PhD(DoctorofPhiloso-phy),翻译成中文,即是哲学博士。也即是说,不管你学的是什么学科,达到了最高水平统统归结于哲学。对于西方社会来说,哲学才是最高境界的学问,这也和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文史哲学问的传统一样。但在中国,读哲学成了被人看不起的傻蛋,争官夺利也以MBA或博士学位为资本,恰恰忽略了哲学这一管理人和社会的基本学问,真不知中国文化何以能够振兴,中华民族又何以能够持续发展呢? 增强全民文史哲文化意识,避免陷入愚民文化陷阱,努力提高全民的文化道德修养。中国文化的振兴,不是文化产业证券化的权力寻租财富兑现的市场振兴,而是自上而下的文化道德振兴。
评论